|
 |
政策法規 |
您的位置:首 頁 >> 新聞中心 >> 政策法規 |
 |
動產質押業務存在的風險 |
發表時間:2014年01月08日 點擊數:3114 次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 |
Q:動產質押指什么?動產質押存在哪些風險?
A: 為了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以及盡可能地減少銀行參與融資服務中的損失,最近在基于供應鏈金融的基礎上,銀行針對于中小企業推出了動產質押業務。而且在去年的時候《物權法》的正式頒布又將動產質押列入了擔保物權之列,為動產質押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據。動產質押的推出之后,使得銀行與中小企業在資金供求上找到了一個較為可行的結合點,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的需求。
在法律上的動產質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占有,將該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規定以該動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動產的價款優先受償。在供應鏈金融中所涉及到的動產質押融資是指企業以其合法所有且符合規定的動產或倉單質押,獲取銀行融資的業務。企業的動產質押業務可以用于包括短期流動資金貸款。貿易融資、貼現、承兌、商票保貼等各種業務品種。動產質押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擔保難及生產流通中原材料、產成品大量占用企業流動資金等問題,一般適合于那些擁有穩定的購銷渠道、較大的銷售額和現金流量,存貨占比較高的采購企業,或是希望減少應收賬款,扶持經銷商共同發展,擴大市場份額的制造商等。
在動產質押的過程中,銀行往往會選擇那些價格變動小、變現能力強、抗跌性好的產品作為融資的對象。同時銀行往往還會與一些資質較好的擔保公司合作并質押物進行嚴格的監管,盡可能地降低企業進行虛假質押的風險。但是作為一種新型的信貸模式,銀行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也會遇到很多的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于質押物的選擇。銀行對于企業用于質押的物品要進行嚴格的審查,判斷這些擬作質押物的物資是否屬于銀行要求的品種范圍。質押物的選擇直接關系到日后一旦企業無償換能力時,質押物的變現能力,以及銀行的損失程度。
2.對于質押物的市場價格進行研究分析,充分意識到市場價格可能帶來的風險。銀行一般會按照質押物價款的70%左右發放貸款。但是有些貨物的價格上升或下降的幅度很大,這樣給銀行帶來風險就比較大。如果質押物的價格突然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而銀行已經按照之前貨價的一定比例發放了貸款,那么價格的下降勢必會導致銀行放款比例的上升,銀行面臨的潛在風險無言而喻。因此銀行應對行業進行充分的分析研究,再定奪是否將該貨物作為質押物。
3.對于銀行自身的客戶也要有充分的認識。銀行不能為了追求收益、拓展業務而忽視掉企業客戶的信譽問題。因為作為銀行,在進行放貸的時候不能排除會有一些企業惡意騙取貸款,出具虛假的倉單,偽造批貨單等行為的發生。因此對于企業客戶的信譽鑒定也是不能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 |
|
|
 |
|